[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举报电话:12388
当前位置:首页 > 廉政教育 > 廉文月读 > 正文

廉文月读第244期

发布时间:2022-08-23 10:40:11来源:永州廉政网编辑:刘桂芳阅读更多

  廉文月读

  [2022]第7期(总第244期)

  永州市纪委监委宣传部 2022年7月28日

  

清则近醇 淡则存真

  饮食能养人也能害人,善养生者,当以清淡为要。清代美食家李渔有云:“馔之美,在于清淡,清则近醇,淡则存真。味浓则真味常为他物所夺,失其本性。五味清淡,可使人神爽、气清、胃畅、少病。五味之于五脏各有所宜。”其中,“清则近醇,淡则存真”是说:清近纯正,淡乃真实,清淡实为饮食之本味。

  饮食如此,修身亦然。把“清淡”二字内化于心,则能补中气、养正气,抗得住诱惑、守得住清贫,不为浊流所污。据《江南通志》记载:明代王质在成都任布政使右参政之职时,自奉俭约,克己济民,曾于官舍的闲荒地上开园种菜,平日饮食清淡,“晨昏一蔬,未常有厌”。王质到各地察看民情,为了不给百姓增加负担,“每行郡邑不食肉,惟啖青菜,蜀人呼为青菜王”。《太和县志》中记载:王质因父丧回太和守孝期间,一位同僚看见王质家境贫寒,便令知县馈送绢帛米肉作为挽奠礼品。王质力辞不受:“我怎能接受家乡百姓的脂膏呢?”正所谓“万味无如淡味长”,甘于清淡,嚼得菜根,能令人神爽、气清、少病,得安稳长久。

  清知止,淡知足。人若甘于清淡,就能安贫乐道,不为得失所累、不为私欲所动,从而知止知足,保持平和安然的心境。清代汤斌在担任陕西潼关道台期间,为政廉明,政绩颇佳。但在吃穿用度上他却安于清淡,一日三餐常食青菜豆腐汤,百姓赞其“为政清白像豆腐汤,生活简朴像黄连汤,于世道人心则像人参汤”,留下了“三汤道台”的美名;清代名臣丁宝桢,一生致力于报国爱民,生活却简衣素食。他认为,只要不饥不寒,即是天地间一大福气。常告诫儿子说:“家用务宜节省,肥浓易于致病,不如清淡之养人。华服适滋暴殄,不如布衣之适体。”

  “人常嚼得菜根者,百事可矣。”人若守得住清苦、耐得住寂寞,就能摆脱了物欲的羁绊,思想变得纯粹、头脑变得清醒,以实心行实政,则可功成事立。明代徐九思一生官职不高,但刚正廉洁,爱民如子。在句容县令任上时,他以“勤、俭、忍”为座右铭。在自己的居室,他特意挂着一幅《青菜图》,旁书为:“为民父母不可不知此味,为吾赤子不可令有此色。”以此告诫自己生活要耐得住清苦,为官要如青菜般清白,但不能让百姓吃不饱穿不暖,面有菜色。徐九思“生平不嗜肉,惟啖菜”“寒无重裘,暑不易葛”,他把心思都用在为百姓做事上,“汲汲于养民,九年如一日”,留下了兴利除弊、布施赈济、招抚流民等诸多政绩。

  “清则近醇,淡则存真”是一种境界。对中国共产党人来说,如何对待“清淡”二字,是检验其党性修养的试金石。老红军战士王汝申,转业后拒绝了组织为他安排的县长或区长职务,扎根深山老林大半辈子不肯挪窝,到老不改粗衣粝食之本色;“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放弃美国优越的生活条件,回到祖国,投身科研,甘守清贫,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

  “事能知足心常泰、人到无求品自高。”进入新时代,广大党员干部当沉心祛躁,细品“清淡”之真味,常思贪欲之害、常弃非分之想,做到心清意净、淡泊明志,把个人得失看轻、把党的事业看重,“宁谢纷华而甘淡泊,遗个清名在乾坤”。(周爱华)

  

官行私曲失时悔

  “官行私曲,失时悔”,是北宋寇准所写《六悔铭》的首联。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为官之人如果利用手中的权力或者自己的地位,贪赃枉法、徇私舞弊、中饱私囊、胡作非为,他日东窗事发,那时再后悔就为时晚矣。寥寥数语、字字珠玑,道出了为官之要,讲清了利害所在,发人深省。

  西安碑林博物馆有一则著名“官箴”:“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则民不敢慢,廉则吏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字字如金,句句警醒。南宋真德秀提出“为官四事”,并将“律己以严”置于四事之首,其言:“凡名士大夫者,万分廉洁止是小善,一点贪污便为大恶不廉之吏。如蒙不洁,虽有它美,莫能自赎,故此以为四事之首。”《论语·子路》中提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为官者,廉字当头,能而不廉,祸患不远。

  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道:“天下之难持者莫如心,天下之易染者莫如欲。”欲源于心、即为心欲,心欲若壑,深奥莫测。官行私曲,说到底还是官员心存私念、欲壑难填,忘记了理想信念,抛弃了底线原则,只顾“小我”,不顾“大我”,最终坠入深渊。

  百余年来,我们党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有理想、有境界、有情怀、有担当的共产党人,他们用汗水、鲜血甚至生命捍卫“初心”,践行“使命”,书写人生。原湘鄂赣特委书记涂正坤的妻子朱引梅把丈夫留下来用作组织活动经费的黄金包在破棉衣内,带在身边,苦熬10年,最终分毫不差交给组织。云南省原保山地委书记杨善洲退休后,淡泊名利、扎根荒山、造林扶贫,把荒山变成林场,并无偿捐献给国家。四川省南江县原县委常委、纪委书记王瑛,长期坚持在偏远山区一线,坚持原则,敢于斗争,鞠躬尽瘁,身患肺癌仍战斗至生命最后一刻,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人的本色……公私一念间,荣辱两重天。反观那些贪墨之徒,既想当官,又想发财,看似刚开始“两头都占”,实则只是当个“保管员”,所谓荣华富贵不过是过眼云烟、一片幻象,最终落得追悔莫及的下场。

  “不能胜寸心,安能胜苍穹”“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当干部做领导,如何拒腐防变、修身正己,养一身浩然正气?其中要害在于守住自己的“心”,修好念好共产党人的“心学”,勤掸“思想尘”、多思“贪欲害”、常破“心中贼”,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

  清廉是福,贪欲是祸。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要有格局、有修为、有定力,正心明道、怀德自重,内无妄思、外无妄动,每日三省吾身,以理想信念强基固本,以先进文化启智润心,以高尚道德砥砺品格,稳得住心神、守得住清白。要有敬畏之心,保持对“腐蚀”“围猎”的警觉,慎独、慎初、慎微、慎欲,做到一心为公、一身正气、一尘不染。(孙梦远)

  来源:永州廉政网
  编辑:刘桂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