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文月读
[2022]第5期(总第242期)
永州市纪委监委宣传部 2022年5月28日
穷不失义 达不离道
“穷”和“达”,是人生的两个境遇,为人处世要做到“穷不失义,达不离道”。这句话出自《孟子·尽心上》,意思是说,人穷的时候不丧失道德的标准,而发达的时候也不可以背弃自己做人的原则。告诫人们不管生活窘迫,还是处境优越,都要始终坚守自己信奉的原则和操守,不做背离礼义和道德法纪的事情。
道义是指道德和正义、义理,是谋事的法则,是做人的约束、规范和规矩。凡事要讲究道义,做人要恪守道义。明代王重光曾为家族立下第一则成文家训,其中提到:“所存者必皆道义之心,非道义之心,勿汝存也,制之而已矣。所行者必皆道义之事,非道义之事,勿汝行也,慎之而已矣。”要求子孙正心术、存道义之心,正行迹、行道义之事。
能做到不因境遇变迁、人生穷达而失去对道义的坚守是难能可贵的,体现出一个人的修养和操守。唐代颜真卿书学和做人均有极高修养,他一生饱经磨难,即使到了“举家食粥,来已数月,今又罄竭”的地步,也不做有违道义的事情。“虽贬居远方,终身不耻”,仍念念不忘为人守心、为国守政,令人敬畏。修养操守高的人无论困厄或显达,都能将每件事做到行之合道,处之合义,在道义和利益之间作出正确的抉择。林则徐赴新疆任职前,将在广东时所译的《四洲志》《澳门日报》《粤东奏稿》以及西方的炮船模型图样,全部付与魏源,并交代说:“愚兄所托著书之事,望贤弟刻意为之。”远赴边疆前心中念念不忘的仍是国事,体现了其高尚操守。
“骥走崖边须勒缰,人至官位要缚心。”穷不失义、达不离道考验的是定力,是检验一个人是否怀有如松柏般坚定意志的试金石。心中有定见,存养有准则,行为方能守正。通常而言,一个人有权有钱之后,如果修养不足就会膨胀。明代公安“三袁”兄弟高中进士后,为防止儿子官位显达后失去底线,母亲让他们脚穿草鞋回家报喜,以此告诫其做人要堂堂正正,为官要清正廉明。在袁氏家族眼中,道义被看作是他们人生的准绳,时刻警醒自己保持定力,不因身份的改变而离道弃义。倘若定力不足,道义和规则被心中贪念打败,一遇机会,公权就会异化为谋私的工具,唯有将公义摆心间、让道义盈心怀,时时为公考量、事事出于公心,面对人情与原则、个人利益与党的利益的诸多选择时,保持高度政治定力,做到大公无私、公私分明,坦荡做人、谨慎用权,才能真正成为一个光明正大、堂堂正正的人。
“穷不失义”“穷则独善其身”,只有以自身的德才经邦济世,造福于天下人民,才能实现真正的显达。“达不离道”“达则兼济天下”,显达时不背离道德,不忘初心,方可兼济天下。党员领导干部既要有穷能立志、达能克己的修养操守,又要有抵制邪气诱惑、坚守正气的强大定力,更要有主动行义、自觉守道的意愿和行动。要始终把人生的道义与对国家社会的责任放在首位,以忠诚之心坚定党的信仰,以赤诚之心践行党的宗旨,以敬畏之心对待手中的权力,以感恩之心尊重人民群众,才能够行稳致远,真正做到无愧于百姓、无愧于国家。(史全领)
正心以为本
《朱子语类·学六·持守》记载:“问:‘敬何以用工?’曰:‘只是内无妄思,外无妄动。’”当弟子问到怎样在“敬”上下功夫时,朱熹答,心中没有胡思乱想,行动上就不会有非分之举。“欲事立,须是心立”,党员干部守住拒腐防变防线,最紧要的是守住内心,坚定理想信念,正心明道、怀德自重。
“天下之难持者莫如心,天下之易染者莫如欲”,朱熹在《四书或问》中认为,天下最难以把持的就是人的内心,最容易被沾染引诱的是人的欲望。面对“心中贼”和“内妄思”,可怕的是麻木不仁、熟视无睹,更可怕的是任其潜滋暗长、恣意妄为,以至于无法控制。例如,广东省中山市交通运输局原党组书记、局长余锡盆在游山玩水中迷失了方向、江西省宜春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原副书记、管委会原主任邓寄鹏“泡”在酒杯中难以自拔……面对诱惑,这些党员干部不加节制,让欲望渐渐蒙蔽双眼,最终深陷泥潭、不能自拔。事实证明,倘若不戒备心中之“贼”,则思想容易被“腐”、气节被“劫”、情怀被“盗”。
司马光在《交趾献奇兽赋》中有云:“正心以为本,修身以为基”,心正,则外物不能侵。“但教方寸无诸恶,狼虎丛中也立身”,只要坚定操守信念,即使在最恶劣的环境中也能从容立身。东晋时期,广州刺史吴隐之做官多年,始终“清苦同于贫庶”,清廉自持、一尘不染,做到“不易心”的践诺。他廉洁一生,被称赞为“处可欲之地,而能不改其操”。为廉为贪、为清为浊,取决于自己内心和操守,因此,为官从政者要管住口,不该吃的不吃,管住手,不该伸的时候不伸,常念持正守廉的“心经”,方能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
广大党员干部破“心中贼”,修炼思想觉悟,可以把党史作为营养剂。革命烈士方志敏手握公款,但是他不徇私情,不用公款救妻子;“农民将军”甘祖昌严格管束身边人,反对儿女借父母的职权便利参加工作,鼓励子女自食其力;杨善洲退休后到大亮山植树,造林经济价值达3亿多元,然而他分文不留,把林场无偿上交国家……一代代优秀共产党人牢牢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默默奉献、无私付出,他们的精神烛照前行之路。广大党员干部应该向英雄学习、向前辈学习、向榜样学习,传承心系百姓的情怀、艰苦奋斗的精神、严于律己的本色。
“不能胜寸心,安能胜苍穹”,理想信念,源自坚守,成于磨砺。党员干部要坚持不懈强化理论武装,毫不放松加强党性教育,持之以恒加强道德教育。要勤掸“思想尘”、多思“贪欲害”、常破“心中贼”,以内无妄思保证外无妄动,心无旁骛干事创业,一心一意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懈奋斗。(汪曦永)
来源:永州廉政网
编辑:刘桂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