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举报电话:12388
当前位置:首页 > 廉政教育 > 廉文月读 > 正文

廉文月读第194期

发布时间:2018-05-21 10:19:00来源:永州廉政网编辑:刘桂芳阅读更多

  廉文月读

  [2018]第5期(总第194期)

  中共永州市纪委宣传部 2018年5月21日

 

  干部作风是政治生态晴雨表

  “幸福和美好未来不会自己出现,成功属于勇毅而笃行的人。”习近平主席博鳌亚洲论坛主旨演讲中的这句话,道出了成功的真谛,指明了奋斗的方向,催人奋进。

  政治生态污浊,从政环境就恶劣;政治生态清明,从政环境就优良。观察一个地方、一个单位的政治生态,往往有一个直观的标尺,那就是干部作风。可以说,干部作风是政治生态的风向标和晴雨表。

  大量案例告诉我们,干部作风的好与坏,往深里看,就是正气与邪气较量的结果。根除顽疾,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必须找到病根、对症下药。“四风”问题尤其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具有顽固性反复性,一个重要现实根源就在于存在滋生的土壤——不良政治生态。比如,一些地方调研走过场,调研现场成了“秀场”;一些干部注重打造领导“可视范围”内的项目工程,奉行“不怕群众不满意,就怕领导不注意”。这些现象,既折射出华而不实之风,更说明“琢磨事不如琢磨人”“做事不如作秀”等为官“哲学”依然有其市场,一些会吹的、善忽悠的人依然蠢蠢欲动,崇尚真抓实干的好风气还需要进一步树立起来。

  有道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政治生态就像一片土壤,土壤一旦被污染,长于其中的树木就会遭殃。在不健康的政治生态下,一些干部的党性、作风、道德品质都或多或少受到不良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说,全面从严治党,既要下大气力拔“烂树”、治“病树”、正“歪树”,也要着力净化“土壤”,解决深层次的问题。

  现实一再警示,政治生态和自然生态一样,稍不注意,就很容易受到污染,一旦出现问题,再想恢复就要付出很大代价。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政治生态的重要性,并就如何净化政治生态提出了明确要求。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抓住关键环节、标本兼治。从把紧思想的“总开关”,到让纪律规矩成为“带电的高压线”,从把好用人导向,到驰而不息抓作风建设,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把这些环节都抓实抓牢了,才能真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让其在法治轨道上运行,才能涵养廉洁清明的政治文化,守护朗朗乾坤。

  “夫欲影正者端其表,欲下廉者先之身。”净化政治生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极其重要。面对歪风邪气,领导干部是敢于斗争、敢抓敢管,还是不闻不问、听之任之,甚至深陷其中、难以自拔,往往是决定一方政治生态好坏的重要“变量”。针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突出问题,一把手就应一身正气、勇于担当,认真查摆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表现,拿出过硬整改措施,带头改进调查研究,力推精简会议和文件简报、厉行勤俭节约、自觉反对特权,以“关键少数”的扎实行动带动广大党员干部的作风转变,为政治生态的净化不断注入正能量。

  打铁必须自身硬。领导干部要成为政治生态的“净化器”、防止成为“污染源”,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立正身、讲原则、守纪律、扬正气,才能增强抵腐定力,形成一级带一级、一级抓一级的“头雁效应”,为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提供强劲推动力。(顾远山)

 

试问,汝能自律否?

  看到许多领导干部贪腐案例,尤感自律乃是为政的一大命门。

  人常说,性格决定命运。自律算不算是一种性格,姑且不论;但可以肯定地说,领导干部缺乏自律或放松自律,以致发展为随心所欲,那就啥都不用说了,堕入深渊、身败名裂是必然归宿,不会有第二种结果。

  “自律是一种高贵品质”“自律是通向成功的终南捷径”“人若不自律,谁都救不了”……类似的告诫俯拾皆是。但是,真正做到自律,不仅需要极大毅力,有时甚至要忍受很多艰难困苦。

  面对色香味俱佳的美食,食不过饱,饮不过量,挡住垂涎食欲、管住嘴,其实挺难。坚持跑步爬山等体育锻炼,数年如一,风雨无阻,孤独单调寂寞,几人能行?戒烟戒酒、戒除种种不良生活习惯,说到做到,绝不“复辟”,真的挺难!这些,说起来都不是什么大事,但在没有刚性约束、可以自由选择的情况下,靠自我约束管理不容易。不仅常常是以牺牲惯常的享受、愉悦为代价,有时甚至要经受异常的痛苦忍耐,正如戒烟戒酒会有相当强度的身体不适。所以,有一种说法:自律的前期是兴奋的,中期是痛苦的,但后期是享受的。

  全面从严治党、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无疑必须扎紧制度笼子,靠制度管人,但任何时候都不能轻视自律。我们常说“四大考验”和“四种危险”,其实“考验”考校着自律,“危险”肇始于放弃。其中道理显而易见,无需多讲。

  自律之难,不全在懂不懂道理,而在当一个人拥有巨大自由裁量权而又缺乏约束的时候,能不能保持足够的定力。不难发现,能讲理论、会讲道理的一把手很多,但一把手或者曾经的一把手违纪违法的概率却相对较高。原因就在于,主要领导有着对多种资源的支配权力,而任何决策都不可能绝对避免主观性,用何种干部、上什么工程、批多少资金、怎样处理利益关系?如果把私心掺和进去,工作就会变味。这骗不了人。

  自律之难,在于当奉承巴结、金钱美色、美酒佳肴、玩乐享受等轮番“围猎”时,能不能抵挡住诱惑。毋庸讳言,人有天性,而某些天性恰是人的弱点。问题是,对领导干部来说,对于这些天性中的弱点更需要头脑清醒、严格管控。谁都知道秀色诱人、美酒醇香、娱乐悦心、游玩可乐,但也应该明白“没有免费午餐”,那些被称之为“放松放松”的好事,其实不少就是企图影响甚至“俘虏”公权力的伎俩。

  自律之难,更在于随着环境改变,面对各种诱惑,自律的能量不可能“一次充电,永远满格”,而需要不断补充。特别是职务越高、权力越大,自律的难度成倍增长。在贪腐案件中,常会看到“一次暗示”“一个招呼”之类表述,而这往往就是一些贪腐犯罪的起点,是人生大崩溃的开始。放纵如山倒,自律如抽丝。经验表明,对领导干部来说,任何时候都不要给自己找借口,要对自己严一点、狠一些,让廉洁自律成为习惯、成为原则、成为“条件反射”。

  有人说,自律是一种苦行;也有人说,自由不是随心所欲,而是自我主宰。从近年来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实践来看,“一个人能否廉洁自律,最大的诱惑是自己,最难战胜的敌人也是自己”,确是一条金子般的人生经验,值得永远铭记。虽然自我修炼、自我约束、自我塑造很不容易,但坚持下去,就问心无愧,就能得到发自内心的平静和满足。

  试问,汝能自律否?(米博华)

  来源:永州廉政网
  编辑:刘桂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