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文月读
[2018]第11期(总第199期)
中共永州市纪委宣传部 2018年10月18日
心存敬畏方能行有所止
心无所畏则行无所止。湖北一街道办副主任谢某的经历,再次验证了这一点。据湖北省纪委通报,该副主任不顾禁令,在三次被办事处党政主要负责人和纪委书记等人制止的情况下,依然顶风违纪,为“兑现承诺”私自组织17名工作人员公款旅游。在接受组织调查期间,还与他人串供,对抗调查。最终,谢某被撤销党内职务,并被行政撤职。一波三折的“剧情”,发人深省。
古人讲,“惧则思,思则通微;惧则慎,慎则不败”。的确,一个人没了敬畏之心,行为就会没了底线,就会陷入我行我素、肆无忌惮,甚至为所欲为的陷阱。就拿这个案例来说,三次被制止,依然无法让其在违纪的道路上停下脚步;面对调查,还不思悔改,企图通过串供瞒天过海,对组织不忠诚、不老实,说到底,根源就在于其对纪律的漠视。
纪律面前,没有谁是特殊党员。只要违纪,就要受到党纪惩处。这是雷打不动的铁律。然而,总有人“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看不到中央正风肃纪的坚定决心,算不清违规违纪的“机会成本”。这些人总是心存侥幸,以为只要掩饰得好,被查处的概率很小。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如今纪律的笼子越扎越紧,既有纪委的监督,更有群众雪亮的眼睛,违纪行为岂是那么容易就蒙混过关的!
有人或许会对谢某报以同情。为了“兑现承诺”,却落个被党纪处分的下场,是不是有些不近人情?且不说,别人三次出面制止都打消不了谢某的念头,他是明知故犯。更何况,他所谓的“承诺”——公款旅游,本身就是为党纪所不容之事,岂能纵容?针尖大的窟窿能透过斗大的风,面对违纪现象,就该小题大做、动辄则咎,树立典型,强化不敢、知止的氛围。
曾有人认为,“虽然权力是一头固执的熊,可是金子可以拉着它的鼻子走。”这句话看似有理,其实不然。不管是金子,还是面子,抑或是名声,或许通过铤而走险、顶风违纪,能够暂时获取。然而,一旦事发,不但违纪所得会如数退还,自己还会受到纪律处分,最终偷鸡不成蚀把米。这样一笔再清楚不过的账岂能无视?
正如人们常讲的,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一失则万无,万无才不会有一失。懂得这个朴素的道理,才能算清违纪的“机会成本”,心中才会有敬畏。心存敬畏,方能行有所止、守住底线。只要涉及纪律红线,该固执时,就要固执。哪怕是面对再大的利益、再多的允诺,这份固执,都丝毫不能动摇。(林亦辰)
群众满意才是干部的“靠山石”
唐代文学家柳宗元写过一篇寓言《蝜蝂传》。文章写了一种黑色小虫蝜蝂,爬行时遇到东西,喜欢抓取过来背在身上,东西越背越重,又喜欢往高处爬,结果跌落摔死在地。柳宗元为蝜蝂作传,是为了讽刺“今世之嗜取者”:“遇货不避,以厚其室,不知为己累也,唯恐其不积”“观前之死亡,不知戒”。
1200多年前的这种小虫蝜蝂现已不见,但今日贪官与蝜蝂何其像也,他们背着大量金钱,往官位的高处爬。结果,大都落到了深陷囹圄的可悲下场。
我们常说,知进者常新,知止者常安。探究这些人跌落的原因,根本在于不知止。
现实生活中,有些人认为,当前正风反腐这么严厉,很多事情不敢干了,该有的魄力没有了,曾经闯的精神、冒的精神也消失了。之所以有这种心理,无非害怕违纪被究。事实上,党的纪律和规矩给予了党员干部充分施展才华的空间。在知进的时候,绷紧知止这根弦,就能创出一番事业,所干之事也能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可以说,不知止,干不成事、干不好事;知止,才能全心全意干事业、一心一意谋发展。
通俗点讲,知止就是坚守底线;知进,就是在底线基础上向着共产党人的高标准挺进。我们都知道,共产党人的高标准,包括信仰、信念、理想、宗旨等。有了为党分忧、为国奉献、为民尽责的思想境界,一刻不停地向着高标准挺进,则什么样的事业干不成?什么样的功绩留不下?
管却自家身与心,胸中日月常新美。在我们党内,很多优秀党员干部都是知进知止的模范。焦裕禄知止,“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殊化”,亲自制定《干部十不准》,决不容许自己的子女“看白戏”;他又是知进的,“要像泡桐树那样,抓紧时间,迅速成长,尽快地为人民贡献自己的力量”,在兰考475天,一刻不停歇地工作,直到生命最后一刻。杨善洲知止,在他那里没有“后门”,从来都是公权为公、公款为民;他又是知进的,不仅工作兢兢业业,退休后还主动到一线绿化大亮山,创造财富3个多亿,为人民服务直到终生。还有甘祖昌将军有官不做当农民,有钱不用支农业;李连成坚守“当干部就要吃亏”,亏了自己却把家乡建成新农村的典范……正是这些坚守底线、艰苦奋斗的共产党员,用铁一般的肩膀,扛起国家和民族的担子,推动中国这艘巨轮乘风破浪、高歌猛进。
黑格尔曾告诫世人:“一切人间的事物、财富、荣誉、权力,甚至快乐、痛苦……皆有其确定的尺度,超过这个尺度就会招致毁灭。”做人为官从政本可不复杂,只是贪欲之人破坏了生态,不守规矩者搞乱了秩序。
“我们需凭道德精神来创造环境,不该由环境来摆布生命,决定人格。”只要人人既知止,又知进;既敢为,又不妄为;既守底线,又追求高标准,就一定能树好共产党员的先锋形象,用行动体现信仰信念的力量。(桑林峰)
来源:永州廉政网
编辑:刘桂芳